【鉅亨網記者葉小慧 宜蘭】 「世界太陽能之父」馬丁格林專程來台為旭泓全球光電的高效單晶電池站台,讓旭泓具「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背景的技術團隊備受矚目,同時旭泓以 3 季時間快速邁入獲利,更讓既是股東又是長期夥伴的中美晶 (5483) 重視。
旭泓全球光電是台灣第一家由外資和台灣業者合資成立的太陽能電池廠,其中的外資即旭泓目前的技術團隊,包括旭泓營運長 (COO) Ted Szpitalak 、技術長 (CTO) 戴熙明以及首席科學家 (CSO) Dr. Bruce Beilby ,持股約 30-40%,而參股的台灣業者中,最知名的就是中美晶。
中美晶總經理徐秀蘭表示,中美晶持有旭泓股份約10%,而旭泓讓中美晶印象深刻的特色有三。首先是「 快」,從一開始裝機到量產產品轉換效率達 18.1%,只 花了10個月時間,而毛利率更是快速到達 2 位數,在今 年第 3 季稅前獲利就已轉正。
其次是「高」。徐秀蘭說,目前太陽能業者全部以高效率為重要方向,旭泓一開始就往高效率產品走,3個季度後的第一代電池轉換效率就達到 18.1%,相較目 前業者要高,表現相當可圈可點。
第三點對中美晶更具特殊意義,就是旭泓的財務表現非常亮眼,雖然總體產量不大,但第3季總體表現,不管毛利率、成本控制和財務表現,在台廠中表現可說 相當好,不管是以夥伴或是投資者角度來看,旭泓都很 重要而傑出。
旭泓的傑出表現,應與其深具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背景的技術團隊有密切關係。營運長 Ted Szpitalak 早 年就在馬丁格林團隊中,負責推動太陽光電商業應用;技術長戴熙明也是師承馬丁格林;而首席科學家 Bruce Beilby 則是新南威爾斯大學物理學博士。
旭泓能以關鍵性自主技術,自行建構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成本相較整廠輸入 (turn-key) 大減逾 2 成以上 ,這 3 位核心技術成員功不可沒,而他們在太陽能產業 界經歷也相當引人注目。
Ted Szpitalak 在 2001 年為施正榮開創無錫尚德 (US-STP) 的重要成員,後又協助開創南京中電,2005 年則擔任河北晶澳太陽能(JA Solar;JASO-US 設備採購主管。Bruce Beilby 也曾任晶澳太陽能、南京中電 的首席技術顧問,主要負責設備維護。
旭泓技術長戴熙明博士,與中美晶總經理徐秀蘭同是傑出的女性太陽光電科學家,曾任晶澳太陽能首任技術長,同時也為晶澳太陽能開創成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