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晶圓電廠省下1%的電力有多困難?
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經濟分工中佔有重要位置,尤其資訊科技儼然成為人們生活日常,更足以撼動各產業的興衰。但你知道嗎?在半導體的生產過程中,一分鐘都不能停電,耗能的成本更是驚人。
全球暖化持續加劇,促使綠色行動在各界陸續發酵,無論是各國政府或產業無不絞盡腦汁地積極朝淨零排碳目標前進,其中各產業供應鏈帶動的永續環保行動更是如火如荼的展開。
以矽晶圓製造廠來說,要採取綠色行動更不容易!不只廠房幾乎是一年365天不能停止運轉,最耗電的製程是在製程中的長晶過程,必須長時間維持超過一千多度的用電,更不可能將溫度降低來影響製程。
在重重難關之下,國內太陽能產業龍頭中美矽晶,仍要求各廠每年要設立節能方案,要求單一個廠區年節電率要大於1%,並與旗下子公司、全球第三大晶圓廠環球晶圓一同承諾於2050年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以實際行動支持台灣淨零轉型。
就連標竿企業都已帶頭實踐節能行動,讓人不禁思考:「晶圓廠都能做到,那每個人、甚至每個家庭又怎麼會做不到呢?」
要減少1%,雖不容易但有心就能做得到
環球晶圓是全台最大、全球第三的矽晶圓廠,長期以來在綠能環保、永續經營上不遺餘力。中美矽晶暨環球晶圓董事長兼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理事長的徐秀蘭女士受訪時指出,半導體廠要做到節電,談何容易?絕對不只是要求廠區員工隨手關燈那麼簡單,必須在製程上做改善、加強節流設備等等配套,才可能達成減少1%的度數。
「雖然不容易,但不是做不到!」
環球晶圓集團的營運據點遍佈世界九個國家,在達成2050能源轉型目標的途中,即使各地區面臨的氣候議題、政府支援、環境資源等挑戰大相逕庭,各廠區仍共同致力於達到淨零排放,並運用多元的方式為集團的目標鋪路:風力與水力資源豐富的丹麥哥本哈根廠,已有60%的電力來自於再生能源、美國德州也已有20%的電力使用再生能源,展現環球晶圓2050年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的決心,也期許集團與地球共榮共存,同時追求友善社會的願景。
善用每一度電,世界、生活都美好
中美矽晶的英文簡稱為SAS,徐秀蘭說,現在企業內部已經把這三個英文字重新定義成S(Safe)、A(Affordable)、S(Sustainable),也就是說,期待未來的能源解決方案,都必須要符合上述三項條件,才能算是最佳能源策略。
台灣企業高度依靠外需市場,就長遠來看,勢必要有一個可預見未來的再生能源替代方案,「以台灣在北回歸線附近、日照條件好,太陽能產業的發展是可預期的;再加上台灣的海岸線又長,風力發電也很有機會。」
台灣要發展再生能源是必須走的路,也有其市場性,要做雖然不容易,但絕對能做得到。徐秀蘭以製造業舉例,每年需要使用超過11億度的電力,要節能只談隨手關燈、關電腦是不夠的,但這卻是至少必要做到的。在平日生活中省下1%電的想法,若能普及到所有商家、家庭,才是對國家、社會有貢獻的努力方向。
「只要大家有意識地,以行動來做節能,會遠比讓各產業省1%電要簡單得多。」徐秀蘭以自身經驗分享省電方式,包括不看電視時會關電視、離開電腦桌前也會順便關上螢幕,並隨手關燈、在夏天吹冷氣時,度數往上調升一度等等,「當每個人都能省一點,集眾人之力,台灣的用電壓力也會小很多,生活也會更美好。」
身為台灣太陽能產業龍頭,中美矽晶的節能策略,除了是在各廠區實踐能源管理,也積極推動能源轉型,甚至參與台電電力交易試行平台、提供綠電轉供配套服務;並在永續經營理念下,積極響應循環經濟的概念,包括在製程上減量(Reduce)、再使用(Reuse)及再利用(Recycle),讓水資源、能源資源、原物料資源可以被充分地利用,平衡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
她也不忘提醒,一個國家很難百分之百都使用綠電,但如果每一個人從家裡出發,有意識地善用每一度電,或許政府就能將對健康危害比較大的如火力發電先減少,對提升生活品質會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