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能見度回溫 太陽能產業熱起來

【蘋果日報楊喻斐╱台北報導】
看好太陽能產業即將邁向復甦,多晶矽晶圓廠中美晶宣布提早發布徵才令,將招募350名員工加入生產線。

看好太陽能產業即將邁向復甦之路,太陽能多晶矽晶圓廠中美晶(5483)宣布提早徵才,將招募350名新血,預先為景氣反彈做準備,大同集團旗下的綠能(3519)11月起產能利用率全開,訂單能見度直達明年第1季。

中美晶總經理徐秀蘭表示,客戶訂單明顯回籠,12月與明年1月的接單量已超過目前人力所及,即使加班也無法負荷,所以招募員工的時間點從原本計劃在農曆年後,提前到今年底起跑,預計此次將招募350名員工加入生產線,同時提供更多工作機會,藉此照顧更多家庭,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屆時台灣太陽能事業所有員工人數將會達到1200名左右。

徐秀蘭坦言,以目前太陽能價格來看,公司的營運狀況還是虧錢的,但仍在變動成本之上,維持現金流入,所以從財務角度考量,現階段的產能利用率僅40%,如果後續招募員工順利的話,最快明年3月就可以拉升至70%,至於是否再往滿載規模邁進,還需要看價格的走勢。

徐秀蘭表示,太陽能產業在經過不算短的整理期後,近期開始感受需求逐漸回升,訂單能見度有所改善,預期明年市場需求有機會出現反彈,尤其高轉換效率產品可望獲得更大的訂單回溫空間。雖然價格正處於打底階段,但依據以往經驗,需求量的增加代表市場整體開始進入回穩以及成長的訊號,因此未來將仍可望見到反轉契機。

美日續推優惠措施
業者指出,雖然市場需求不振、價格低迷,但明年太陽能市場還會持續成長,成長動力主要來自美國、日本和東南亞國家,美日兩國政府都持續推出補貼及優惠措施,將推升市場快速成長。

太陽能電池產業近來掀起整併潮,接下來是否會蔓延到矽晶圓端?徐秀蘭認為,全球產業趨勢就是邁向大者行大,具有經濟規模非常重要,樂見台灣太陽能產業展開整併,不過這一波整併潮還不會出現在矽晶圓這個部分。

徐秀蘭進一步表示,台灣太陽能產業年產能達9GW(Giga Watt,10億瓦),這9GW所代表著不僅是高轉換效率、高品質,更是全球最好的,因為這並沒有牽涉到任何關於反傾銷、反補貼等負面的政策干擾,所以台灣太陽能產業不能被邊緣化,甚至要能成為如全球太陽能中的台積電(2330)一般,傲視群雄。

台廠購併擴大規模
研究單位EnergyTrend分析師胥嘉政表示,近期新日光(3576)與旺能(3599)的合併案引起市場對太陽能產業走向的關注,從目前發展來看,未來的購併將會出現「強強合併」或是「強併弱」等模式,台廠的目的主要是利用購併來擴大經濟規模優勢,以集中資源降低成本,準備承接雙反帶來的訂單轉移。